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圣尼古拉节(Saint-Nicolas Day)啦~也就是我们这帮孩子的节日(嗯我们永远17岁)
在西方圣尼古拉节也被称为儿童节,因为在这一天孩子会享受到许多的礼物和乐趣
提起圣诞老人,相信大家完全不陌生,但大家知道圣诞老人与圣尼古拉的关系吗?
圣尼古拉是从中世纪开始便一直流传在欧洲的故事,欧洲的圣诞老人形象基本上都来自于尼古拉(后文附尼古拉的介绍~),但是在各国有着不一样的特征
圣尼古拉节:每年在西方基督教国家的12月6日,荷兰的12月5日,和东欧东正教国家的12月19日,都会庆祝这个基督教的重大节日
圣尼古拉节是盛行于俄国、希腊、比利时、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民间节日,那里习俗上把圣尼古拉视为圣诞老人或新年老人,所谓圣尼古拉节,就是上述国家早期风俗上的圣诞节
圣尼古拉节的历史
圣尼古拉的原型是公元四世纪的圣米尔主教,公元三世纪圣尼古拉出生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境内)的小镇帕塔拉。他很小就成了孤儿,富有的父母给他留下一大笔遗产。但他从小受爱主的基督徒父母的影响,他以乐善好施、救苦救难而闻名,把一生奉献给上帝,服侍微卑的劳苦百姓,德高望重的他被选为米拉城的主教,晚年的圣尼古拉继续在米拉建立孤儿院、照顾老弱病残和贫民
圣尼古拉于公元343年12月6日在米拉逝世。他死后被天主教封圣,12月6日并被定为“圣尼古拉节”,今天在欧洲等地仍被庆祝,而主要的庆祝方式就是人们互送礼物,体现圣尼古拉的博爱惠施的精神。圣尼古拉在俄国、北欧和西欧尤其被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尊崇
传说其为了救助一户穷人家的三个女儿而悄悄从窗外给她们扔了三袋金币,正巧掉在正在壁炉前烘干的长袜里面,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会在平安夜将长袜挂在壁炉前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的由来。
而随后,圣尼古拉节随着欧洲移民带入美国,其自身的形象也逐渐丰富为后来胖乎乎、身穿毛领棉袄,腰系铜扣皮带的憨厚形象,圣诞老人也不断通过电视传媒进入大众视野,圣诞老人越来越成为一种全球化下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演变:圣尼古拉节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儿童的节日,所以在如今,圣尼古拉节是孩子们的庆典,与圣诞节不同的是,在这一天,只有孩子们才能享受到圣诞老人无私的馈赠~
圣尼古拉骑着驴,穿着主教的长袍,包括一个红色的斗篷,戴着主教的尖帽子,身后还有一班随从,比如鞭鞑老爹(Père Fouettard),在比利时荷语区被称为”Zwarte Pieten”(“Black Petes”),一个让淘气包们“闻风丧胆”的角色。而孩子们则会在这一天把长靴放在烟囱前,里面装满饼干或者干草,作为圣尼古拉和驴的礼物,孩子们还会准备好红酒以备碰上爱喝酒的圣尼古拉,并且唱着圣诞歌,等待着第二天礼物的降临
传说圣尼古拉会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挨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2017年11月29日之前写信给圣尼古拉,告诉他在这一年中自己是个好孩子以及他希望得到的礼物,而圣尼古拉也会给小朋友回信,并且寄上自己的礼物
地址如下:
Rue du Paradis 1
0612 Ciel
其实,信件和礼物的来往会通过邮递的方式寄送到邮局。而在比利时,邮局每年大约可以收到70万封写给圣尼古拉的信,为此邮局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类似于此类邮件处理中心,专门负责给儿童回信并发放礼物
今年既然错过了,那就来年再寄吧~
圣尼古拉在这一天真的会出现哦,附上同事在去年偶遇老人的照片👇
如果运气好,碰上憨态可掬的圣尼古拉老人,千万别忘了闭上眼许上自己的愿望,心诚则灵~